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,共有181个国家、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,3800多家企业参展,展览面积达36万平方米,超过5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。青海省交易团在省委、省政府正确领导下,借助进口博览会这一国际合作平台,坚持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为引领,深化改革,扩大开放,准备工作扎实,参展工作务实,企业注册、参会组织、采购对接、意向成交等方面工作取得良好成效。
一、参会企业机构数量大幅增加。本届进口博览会我省交易团共设商贸、教育、科技、工业、农牧、卫生6个交易分团,共组织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,600多人参会观展。参会单位和人员数量分别比首届进口博览会增长65.8%和53%。省内农牧业、制造业、服务业龙头企业踊跃参展,参会单位行业覆盖面较首届进口博览会大幅增加。参会单位区域持续优化,海东、海西地区参会企业显著增加,玉树、果洛、海南、海北、黄南等地区均有企业注册参会,实现进博会参会企业省内区域全覆盖。
二、意向成交成果较为丰硕。展会期间,我省交易团参会单位与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匈牙利、白俄罗斯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客商签订了意向性采购协议,采购金额达到1.92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13.44亿元),较首届进口博览会增长63.9%。其中,西部矿业集团意向采购铜精矿等场外产品1.5亿美元;青海大学附属医院、海东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意向采购场内医疗器械产品2400万美元;北城七区、清华博众、互助对外贸易等公司意向采购场内日用品、农产品等1500万美元;青海机电控股、新力绒纺等公司也签订多笔场内进口采购协议。
三、采购商品种类丰富多样。我省交易团紧密衔接各成员单位和重点企业,积极与参展商对接交流,共签约意向采购协议60余项,进口各类商品达200余种。涉及的采购领域主要有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、智能及高端设备、食品及农产品、日用消费品和服务贸易等。其中,新丁香粮油公司、惠客家超市、宁食集团等商贸企业意向采购进口乳制品、食品、咖啡等特色产品40余种;青海路桥集团、可可西里、机电控股等公司意向采购进口装备设备10余种;物产集团、三江雪集团、伊赫萨等公司意向进口蔬果、陶瓷、日用品等50余种;青海龙羊峡旅游、花海旅游等公司签订乌克兰、巴西等国多项旅游服务协议。
四、配套活动井然有序。我省交易团代表积极参加展会开幕式、虹桥经贸论坛和各类配套活动。举办青海交易团采购签约仪式,西部矿业集团、北城七区公司、青海交易团卫生分团、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与新加坡托克贸易公司、日本伊曼瑞株式会社、美国通用电气公司、德国西门子公司等签订意向采购协议,来自美国、德国等10多家国际知名行业参展商和省内100多家企业参会,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。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组织省内29家参会客户参加展期供需对接会,共与外商企业洽谈200余轮次,10余家企业与外商现场签订意向协议。 同时,我省政府代表团积极参与法国、匈牙利、坦桑尼亚等国经贸交流活动,宣传推介大美青海省情及投资环境。
五、会务保障周密细致。我省交易团工作组根据进口博览会组委会的工作安排,及时高效完成报名注册、信息审核和证件领取等工作,“1+5”政府代表团和对接活动安排紧凑有序。参会单位接待工作“一组一策”、无缝对接,做到了热情、周到、细致,实现了“零失误”。人员抵离沪接送、参会往返接送、组织错峰入馆、活动嘉宾邀请、住宿饮食安排等各方面井然有序、保障有力。
六、宣传报道及时高效。展会组织省内5家媒体12名记者全程参与宣传报道。青海日报、青海电视台、西宁晚报、西海都市报等省内重点媒体深度挖掘新闻素材,多角度、深层次、高密度、多渠道宣传报道我省交易团参会成果,青海广播电视台发布视频新闻稿28条,青海日报、国际商报、西宁晚报等发布新闻稿件近50篇,省内各族群众对进口博览会和我省参展情况的关注度大幅提高,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,全省开放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高。